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保健之窗>>科学育儿>>文章内容
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——“问题家庭”中儿童心理保健
发布时间:2020-09-24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吕斌

“问题家庭”有:父母离异后,幼儿生活在“单亲家庭”中;父母离异后,幼儿和继父(母)一起生活在“重组家庭”中;父母感情不合、貌合神离,幼儿生活在“形式家庭”中。这些生活在不健全家庭中的儿童,是产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危人群。这些儿童进入幼儿园后,是心理卫生保健的重点对象。
不良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,幼儿会表现出与健全家庭几童不同的心理特点。这类儿童容易激动和兴奋,也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,情绪极不稳定,或表现出孤癖、自卑、冷漠、忧郁等情绪障碍,或表现出任性、好事、暴怒、不驯服等品行问题。究其根源是环境变化对其造成情感的巨大打击,以致出现心理压力,导致行为问题发生。

由于儿童具有极大的可塑性,尽管他们承受了情感失落,但幼儿园老师的爱心关怀,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爱,不再感到孤独。老师可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帮助儿童渡过情感困难期。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,可用其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吸引他们,如图书、游戏、故事、为集体做些事等,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。要宽容孩子的行为变化。由于巨大的压力,儿童可表现出一些行为的偏异,老师应给予理解和宽容,适时进行教育疏导,帮助儿童重新建立情感的自我控制。重视和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,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。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,幼儿园要和孩子的生父母保持联系,了解父母离异后儿童的生活情况,如有不利于儿童的行为发生,应配合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过间和干预。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天宁区北环幼儿园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