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保健之窗>>科学育儿>>文章内容
会吃能动,抓住孩子骨密度增长黄金期
发布时间:2024-01-04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吕斌

骨密度也称骨骼矿物质密度,是指单位体积骨组织里面的骨矿物质的含量,主要用于衡量骨骼强度。骨密度低意味着骨骼脆性增加,骨质疏松,容易发生骨折。儿童和青少年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,人体大部分的骨量和骨骼强度都是在18岁前积累完成的。





省流版

1. 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水平与生长发育息息相关。

2. 提高儿童骨密度可从膳食和身体活动这两方面着手:

  • 补充钙和维生素D,营养要均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喝碳酸饮料。

  • 莫久坐和久站,多运动。




长期低骨密度会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


儿童青少年骨密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会影响骨骼健康,骨折风险增加,阻碍生长发育。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儿童骨密度改善与身高呈正相关,脊柱侧弯青少年的骨密度低于健康青少年。


吃动结合提高儿童骨密度


钙质、维生素D摄入不足,缺乏运动、肥胖、偏好碳酸饮料等都是影响孩子骨骼健康的危险因素,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。


①补充钙质,合理摄入奶制品、豆制品等含钙量丰富的食品。推荐每天食用1个鸡蛋,每天喝300ml及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。

②多晒太阳,补充维生素D,或从动物肝脏、蛋类、奶制品和富含脂肪的鱼类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。

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、少喝碳酸饮料。推荐每天摄入新鲜蔬菜不少于300g,深色蔬菜应占一半,摄入水果200-350g,注意不能用果汁代替喔。

④膳食营养素均衡,纠正孩子不良饮食习惯。

⑤不要长时间久坐或久站,每天的中高强度身体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,每周不少于3天进行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、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。

注:中强度身体活动——呼吸和心跳都加快,可以讲话,但是不能唱歌,身体微微出汗,如: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常速骑车等。

高强度身体活动——呼吸明显变得急促,心跳明显加快,停止运动、调整呼吸之后才能说话,身体大量出汗,如:快跑、游泳、快速骑车、球类比赛等。

关注儿童青少年骨密度健康,不仅要高高,还要壮壮,为一生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


(北环幼儿园保健室宣)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天宁区北环幼儿园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